80後的大部分人,還曾用過五筆,90後就比較少瞭,到瞭00後,無論是手機,還是電腦,基本上都是,清一色的拼音輸入法。
在這場漫長的輸入法博弈中,五筆似乎落瞭下風。
談及輸入法,自然要談鍵盤。最初的鍵盤,可不是這樣的。
1870年,也就是100多年前,鍵盤字母排列順序,還是按照字母使用頻率的高低來排序的。
當時,專門生產打字機的肖爾斯公司發現,一旦打字員擊鍵速度過快,就很容易發生兩個字鍵絞在一起的現象,然後必須小心翼翼地將它們分離開,於是打字速度也就降下來瞭。
因此,那段時間,肖爾斯公司經常會收到客戶的投訴。
QWERTY鍵盤
沉思許久,工程師們想瞭個辦法,那就是打亂26個字母的排列順序,久而久之,也就出現我們現在常用的“QWERTY鍵盤”。
但這是基於英文字母,而漢字則不一樣瞭,計算機不可能為每一個漢字造一個按鍵,勞心傷神且不說,那個效率才叫一言難盡。
而對於五筆輸入法的由來,就不得不提起王碼五筆瞭。
上世紀70年代,我國大地吹過一陣改革開放的春風。
王永民
當時,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已經出現,畢業於中科大的王永民,在創立漢字鍵盤設計三原理及數字模型後,研發瞭五筆輸入法,並首創“漢字字根周期表”。
彼時,風華正茂,陽光正好。
但發明,並不意味著能夠推廣起來。1984年,王永民成瞭一名“北漂”,此時身無分文的他,帶著心中的理想,蝸居在幾平米的地下室,然後穿梭於北京100多個大大小小的部委,不厭其煩地向他們講解五筆字型。
五筆字根圖
五筆字型在解決漢字輸入速度的同時,隻使用到瞭25個英文字母進行編碼,所以,在上世紀八、九十年代,很多人在學習電腦時,首先接觸的便是五筆輸入法。
可以說,王碼五筆占據瞭大部分70後,80後的整個青春歲月。
然而時代發展迅速,80年代,大哥大取代瞭BP機;90年代,手機取代瞭大哥大;21世紀,互聯網界再一次發生驚天巨變,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參與瞭進來。
更加快捷、方便的智能拼音輸入法,也隨之誕生。我們從小就被要求學習拼音,耳濡目染,用拼音輸入法輸出漢字,對於大多數人來講,宛如過傢傢,易如反掌。
智能拼音輸入法
而在拼音輸入法進一步優化之後,拼音對比五筆,優勢更加凸顯,正如你所見,我們不用將漢字的全部拼音打出來,就能輸出一整句漢字,比如輸入“nclm”,就能打出,“你吃瞭嗎”。
於是,曾經給大傢,帶來無數便利的五筆輸入法,也在這利之所趨的碎片化時代,漸漸被國人所拋棄,轉而選擇瞭更加簡單智能的拼音輸入法。
這讓我想起瞭,另一個互聯網界的“怪象”。
2018年,德國西門子以7億美元,重金收購低代碼平臺Mendix。
西門子
此舉一出,“低/無代碼”、“低代碼開發”、“無代碼開發”等字眼,火速進入世人的視線,諸如魔方網表、輕流、簡道雲等國產低/無代碼開發平臺,也開始被大傢所熟知。
一時之間,風光無限。
然而,隨著時間的推移,此前的呼聲,似乎消停瞭。
我們可以,從一向提倡“推陳出新”的雲表平臺中,窺見縮影。
這是一款由原金山WPS研發團隊,傾力打造的國產無代碼開發平臺。
它不僅首創瞭“表格編程”方式,更是把開發管理軟件的學習門檻,拉到瞭最低。
使用者,無需編寫代碼,也無需牢記數據庫等IT知識,隻需專註於自己的業務邏輯,就能沿用excel拖拉拽的操作方式,以畫表格的形式,“畫”出SRM、MES、PLM、ERP等功能可隨需而改的管理軟件。
通過雲表平臺,你還可以解決諸多業務難題。
比如將設計出來的工單管理系統,與企業微信,或者小程序,PDA等外部系統進行對接,並設置個消息推送,實時查看數據;比如給自定義模板,設置權限,設置流程,並將系統賬號密碼發與同事,一同多人在線編輯;再比如設置無限級拆BOM,OpenAPI等復雜深度的業務場景功能;一鍵生成任意移動終端app;7分鐘生成可視化大屏……
車間生產監控大屏
以往需要十天半個月,才能搞定的一個業務難題,通過這種顛覆式的無代碼開發,效率提升瞭5-10倍。
按理說,不管怎麼看,這樣一款軟件神器,都應該大紅大紫。
但造化弄人,像雲表平臺這一類,本應彰顯無限活力的國產無代碼開發平臺,正在慢慢被大傢所遺忘。
一來,低/無代碼開發平臺,剛發展正興,疫情就來瞭,舉目遠眺,滿目經濟蕭條的景象;二來,科技日新月異,今日討論核技術滅蚊,明日可能就奉行元宇宙瞭。
小結
千淘萬漉雖辛苦,吹盡狂沙始到金。
五筆輸入法敗給瞭拼音,低/無代碼輸給瞭時代。
它們,正在被國人所遺忘。
據悉,五筆輸入法,現今使用人數,僅剩3%,令人唏噓啊!好在,雲表平臺還有中鐵、中冶、華為等大型企業,堅持使用。
不管怎麼說,感謝每一個,不忘初心的你,我們希望國產軟件,推陳出新,同時我們也希望國產軟件,大顯身手。
莫讓那些,用心做事,勇敢前行的“英雄”,寒瞭心。
更多精彩,敬請關註評論區!
文|Mondy